花炮节是少数民族的节日,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江西上栗、湖南等地的侗、壮、仫佬族,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花炮节的来历主要是古老的传说,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在花炮节这天,少数民族举行抢花炮、吹奏芦笙、斗鸟、跳多耶等活动,载歌载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花炮节吧!

花炮节有哪些节日活动 花炮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花炮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花炮节,是侗、壮、仫佬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和江西上栗、湖南等地。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二月十五和三月初三等。

花炮节的来历

侗族花炮节,是侗族最热闹的节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侗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有个侗家姑娘在河边打死了水蛇,救了一条小花鱼。一天,姑娘到河边洗衣,看到龙王的女儿在水面上向天空撒花玩耍,并上前感谢姑娘的救命之恩。从此龙王的女儿常来人间娱乐,龙王知道后将她关了起来。侗家人便聚在江边撒花以怀念龙女。久而久之,演变成花炮节。花炮节歌颂的是一种善良的传统美德。侗族人民为了发扬与传承这种精神文明,便有了今天的花炮节。

花炮节的另一个来历说法是相传很早以前省外有位商人,千里迢迢来到田阳县南部山区某个小集市经商。商人膝下有三个漂亮可人的女儿,但商人不知要把她们嫁给谁好,有计有谋的商人便想出奇招,在新年正月过后的二月初二——春雷惊醒龙抬头之美好日子,在他经商的小集市举办一场比赛抢花炮比赛,用抢花炮这个斗智斗勇的方式,选出体魄强壮、灵活机智、勇敢超群的女婿。抢到头炮的小伙就能娶到大女儿,抢到二炮的就能娶二女儿,抢到三炮的就娶三女儿。消息一传出,居住大深山里的各村屯群众都感到十分好奇和新鲜,比赛那天不管路多远都纷纷涌来看热闹。后来,这个由省外商人发起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被人们当作传统的运动项目传承了下来,每年的二月初二,人们都热热闹闹地举办花炮节活动,以纪念这位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生活方便又与当地农家人联姻的商人。

花炮节的节日活动有哪些

1、抢花炮

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抢到花炮则意味着吉利幸福,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

花炮在空中爆炸时,铁圈也被高高抛起。当铁圈落地时,人们便按传统比赛规则奔跑冲撞、争抢铁圈,场面异常火暴刺激,被称为“东方的橄榄球”。比赛不限时,以将铁圈交到指定地点的为胜方,三炮两赢的一方获得最后胜利。头炮为丁炮,寓意人丁兴旺;二炮为财炮,寓意财源广进;三炮为贵炮,寓意加官晋爵。各地侗族都过花炮节,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镇农历三月三的花炮节最具代表性。

2、吹奏芦笙

贵州省施秉县白洗一带的苗族每年农历二月中旬要举行芦笙会,节期三天。节日期间,附近各地的苗族也来参加。活动先在白洗的长山寨开始。当天,附近村寨的芦笙队便在有声望的老人带领下,在长山的古爬坡顶吹奏芦笙,祈求风调雨顺。第二天,活动挪到屯山寨的芦笙坪,除了吹芦笙、跳舞,还有斗鸟、赛马等活动。

3、斗鸟

斗鸟声势很大,场面壮观。整个草坪有成百上千个鸟笼,八个一圈、十个一团地汇集在一起,成了一个鸟的世界。斗鸟时,先是隔着笼门相斗,如两只鸟势均力敌,便打开笼门让它们决一雌雄。这时,笼门对笼门,两只鸟从这个笼打到那个笼,又从那个笼追到这个笼,十分紧张、激烈。如果一方输了就低垂尾巴,在笼里打转转,并发出“咯咯”的呼救声。胜方则翘着尾巴紧追不舍,发出“咕咕”的威逼声。百战百胜的鸟被人们誉为鸟王,有时身价高至一头水牛犊。

4、跳多耶

入夜,青年男女在广场上围圈跳起多耶。侗语“多”有“唱、舞”的意思;“耶”是侗族民歌中的一大类,俗称“团歌”或“踩歌堂”。跳舞时,人们手拉手,或以手搭肩,以走步或甩手为拍,边走边唱。节日期间,本寨群众还端出香喷喷的油茶招待客人。来客若是侗妹,村寨里的小伙子会前来作陪;如果是小伙子,村寨里的侗妹便邀数人前来对歌。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