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皮影戏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几代艺人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声腔体系。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村村有影箱子,皮影艺人达到200多人。2010年内蒙古1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中就包括巴林左旗皮影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巴林皮影戏的艺术特色以及传承意义吧!

巴林左旗皮影戏传承价值以及艺术特色概述 巴林左旗皮影戏有什么艺术特色

巴林左旗皮影戏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经过几代艺人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声腔体系。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村村有影箱子,皮影艺人达到200多人。2010年内蒙古13个项目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中就包括巴林左旗皮影戏。

一.历史起源

皮影最早传入巴林左旗是民国年间,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最初进入林东镇唱皮影的有数十家皮影班子,皮影艺人四五十人,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皮影班子发展到了40多个,皮影艺人200多人。据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巴林左旗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民间艺人进行了广泛寻访,组织这些老艺人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新人。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巴林左旗成立了皮影研究协会和皮影剧团,组织编写了《大辽双星》等新剧目,制作购买了影箱、影人文武场、音响设备及高清晰度投影仪。旗内几位热衷于皮影艺术的老同志、民间艺人共同编写了《巴林左旗皮影志》,同时又收集、购买了传统皮影剧本20多部。在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努力抢救下,几近绝迹的皮影戏目前得以恢复,民间老艺人的技艺得到了整理和抢救,并且有了传承人。

二.艺术特色

巴林左旗林东皮影大多是东北皮影,其影人细腻华美,刀法精雕细刻,生动传神,用透明、无孔、光泽度较好驴皮制作。影人头部的线条流畅圆润,眉眼刻画生动传神,色彩淡雅多变,装饰效果极强。尤以表现室内陈设、人物发式、服装等见长,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其唱腔粗犷豪放,短促平直,真假嗓结合自如,十分优美。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民间艺人把唐山皮影也带入林东镇。唐山皮影以线刻见长,刀法犀利多变,影人造型均称优美,雕镂精细,面部造型丰富而夸张,刚柔相济,装饰华丽,尤以旦角的瓜子脸、通天鼻、环勾眉眼为特色。影人行当分生、旦、净、髯、丑。经过各路艺人的融汇和探索,从唱腔、行当,到吹拉弹唱,唱念做打,形成了以东北皮影曲调为基础,唐山皮影和草原民歌相融合的,具有巴林左旗演唱风格的皮影戏。演出剧目也从少到多,行当也样样俱全。几乎大的村屯都有自己的皮影班子,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在巴林左旗,早期的皮影戏,唱腔音乐旋律较为简单,节奏缓慢,尾音平板,后来逐渐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及其他曲种、剧种的牌子曲,才形成了调口优美、较为丰富的板式唱腔体系。在当地流行的皮影戏,剧本的题材比较广泛,有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现实,讴歌了人间的真善美,剧本就有50多部。早期编演过皮影剧《陈胜王》、《红娘子》;为了配合抗美援朝,又编演了《爱国爱家》;配合扫除文盲、宣传婚姻法等党的中心工作,又编演了《夫妻识字》、《刘巧儿》等剧目。皮影戏成了当地人们生活当中很重要的娱乐形式。

三.传承价值

巴林左旗皮影艺术经过几代艺人的探索实践,已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声腔体系。它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村村有影箱子,皮影艺人达到200多人。历史悠久,唱腔优美,语言通俗,在美术制作和打击乐器等方面都形成独特风格的皮影戏,作为古老艺术门类之一,像大多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在现今,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志书的完成对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挖掘、传承,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5年,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巴林左旗成立了“皮影研究协会” 和皮影剧团;组织编写了《大辽双星》等新剧目;制作购买了影箱、影人文武场、音响设备及高清晰度投影仪,在社会引起强烈凡响。面对这种形势,旗内几位热衷于皮影艺术的老同志、民间艺人组织编写了一部《巴林左旗皮影志》,并且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又收集、购买了传统皮影剧本20多部。

过去皮影戏在巴林左旗分为四大名班,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为此,旗里把四大名班的重点传承人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录音录像,整理演奏曲调,记录艺人的从艺经历,对各行当的唱腔、音乐进行研究。经过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努力抢救,几近绝迹的皮影戏,目前得以恢复。民间老艺人的技艺得到了整理和抢救、并且有了传承人。 该镇将再现“皮影之乡”的风采。

更多内蒙古相关文化:内蒙古传统习俗文化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