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生命科学专家盘点,分别是屠呦呦、蒲慕明、贝时璋、谈家桢、巴德年、王晓东、张锋、高福、施一公、邓宏魁,一起来看中国十大生命科学领军人物吧。
蒲慕明
蒲慕明,1948年10月31日出生于中国江苏南京,籍贯广东大埔县三河镇,是神经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蒲慕明主要从事细胞膜生物物理、神经轴突导向机制、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突触可塑性的关系、突触可塑性的机制、神经环路功能等领域的研究。2016年其获得格鲁伯神经科学奖。
谈家桢
谈家桢(1909.9.15-2008.11.1),浙江宁波人,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从事遗传学研究和教学七十余年,发表了100余篇学术论文。发现瓢虫色斑遗传的“镶嵌显性现象”,被认为是经典遗传学发展的重要补充和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关键论据。20世纪50年代,他在复旦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和第一个生命科学学院,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
屠呦呦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贝时璋
贝时璋(1903年10月10日-2009年10月29日),生于浙江镇海,生物学家。其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是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贝时璋主要研究包括动物个体发育、细胞常数、再生、中间生、性转变等方面。他组织开展了“核试验放射性本底自然监测”、“生物探空火箭”等研究工作,为中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巴德年
巴德年,1938年10月27日出生于吉林省四平市,免疫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二十世纪80年代初因其免疫学的研究有多项成果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成为中国癌生物疗法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其发表SCI收录论文共2000余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三年获得项目达450余项,总数列全国医学院校第一。
王晓东
王晓东,1963年出生于中国河南新乡,生物化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晓东的研究重点是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途径和生物化学过程。他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多篇学术论文刊登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成为国际上该领域的知名学者。2020年其获得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
施一公
施一公,1967年5月5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曾获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之“生命科学奖”,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2018年12月,入选“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40人”榜单。
邓宏魁
邓宏魁,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长江特聘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分子遗传学系理学博士。他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做出多项开创性的贡献,尤其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细胞命运转变方面在国际上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他提出细胞命运决定的“跷跷板模型”为研究细胞命运决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2019年12月17日,邓宏魁教授入选英国《自然》杂志发布2019年全球十大科学人物。
张锋
张锋,1982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斯坦福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博士,是当今最为人所关注的华裔生物学家之一。他最著名的工作是基因修饰技术CRISPR-Cas9的发展和应用,率先获得了美国专利,并被视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其被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2015年全世界19位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其获得过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
高福
高福,1961年11月15日,出生于山西省应县,是中科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他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跨种间传播机制与分子免疫学。他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