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九华山寺院一览表,分别是祇园寺、甘露寺、肉身宝殿、化城寺、旃檀林、上禅堂、百岁宫、双溪寺、慧居寺、天台寺,一起来看九华山十大著名寺庙吧。
甘露寺
九华山甘露寺,原名甘露庵,又名甘露禅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为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甘露寺依山而建,庄重古朴,由三组民居式建筑与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大殿后新建藏经楼,大殿西侧建斋堂和2-5层附属用房,全寺新老建筑近万平方米,均为皖南民居风格,现存有大雄宝殿、配殿、寮房、钟鼓、碑刻等文物古迹。其中,著名的九华山佛学院设在甘露寺内,培养他们成为立足佛门、关心和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佛教人才。
化城寺
九华山化城寺又名地藏寺,位于九华街盆地中心化城峰,早在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已有僧人在此筑庵,唐至德初年(公元756年)建化城寺,被认为是地藏菩萨转世的新罗国(韩国)王子金乔觉(金地藏)在此传经布道。化城寺是九华山的开山祖寺,历史悠久,同时也是地藏菩萨道场。寺庙主体建筑沿中轴线排布,共四进,由南到北依次为灵官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前三进为清代建筑,后一进为明朝建筑。
祇园寺
九华山祇园寺,原名祗树庵,又名“祗园禅寺”,为全国重点寺院,与甘露寺、百岁宫和东岩禅林合称九华山四大禅林。祇园寺始建于明代,是九华山宫殿式与民居式组合、规模较大的寺院,由灵官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讲堂、藏经楼等10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祗园禅寺殿宇层层叠叠,迥旋曲折,结构精巧,气势磅礴。
肉身宝殿
月身宝殿,原名金地藏塔,俗称肉身塔,位于安徽九华山神光岭,是安葬金地藏肉身的地方。肉身宝殿殿宇宏观,顶覆铁瓦,四周回廊石柱环卫,重檐斗拱,画栋雕梁;殿内七级木质宝塔,高约17米,每层有佛龛八座,供奉地藏金色坐像。塔基、神台、殿内地面均铺以汉白玉;殿西有佛教文物陈列室,殿后有半月形瑶台,台上列铁鼎,终日香火不断,称“布金胜地”,台侧奇花异草,与台下古木争荣。
旃檀林
旃檀林,又称“旃檀禅林”,位于九华街西南,全国重点寺院。旃檀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砖木结构,由4座厅堂式民居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其中主殿高六丈三尺,殿内长、内宽、内高均为19米,以与菩萨二月十九日诞辰、六月十九日出家、九月十九日成道的三吉日悉心相应。旃檀禅林内梁栋、门窗、佛龛雕刻精美,藏有匾额、碑刻、法器、供器、瓷器、木器等文物。
上禅堂
九华山上禅堂,原名景德堂,位于神光岭东南的半山腰,始建于明代。上禅堂现存寺宇系清末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民居式样,山门开在大殿东侧,别具特色;山门虽小,殿宇却宽敞明亮,佛像栩栩如生,为高手之作。大雄宝殿内供释迦、观音、地藏、十八罗汉等塑像;韦驮殿中的韦驮像雕刻精细,惟妙惟肖。上禅堂西崖有金沙泉,泉畔新建滴水观音亭;金沙泉深不盈瓯,四时不竭。
慧居寺
九华山慧居寺,原名慧庆庵,始建于清朝早期,为全国重点寺院。慧居寺由韦驮殿、弥勒殿、地藏殿、藏经楼和山门殿等组成,殿内十八罗汉坐像工艺精湛,造型生动,为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藏经楼下置九天圣母殿,为全山独有,佛道相融体现了九华山文化特色。大殿正面供奉释迦、药师、阿弥陀三尊“三世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两旁是十八罗汉坐像;佛像旁的楹联、匾额的金色大字和满堂金色佛像,交相辉映,炫灿夺目。
天台寺
九华山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天台与玉屏峰之间,是在九华山地理位置顶部的寺院,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天台寺依山势而建,高处殿檐与寺后峰顶岩石相接,寺内三进殿堂通连,建有地藏殿、大雄殿、万佛楼等,形成既无天井又无院落的整体建筑,巨钟、大鼓等法器陈设齐全。天台寺历史悠久,相传千年以前金地藏曾在此居住,洁瓶僧常从罗汉墩来此与地藏晤谈。
百岁宫
九华山百岁宫坐落于九华山东崖之巅,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始建于明代,是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全国重点寺院。 数百年来,百岁宫数次重建,多次传戒; 数百年来,百岁宫数次重建,多次传戒。百岁宫现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为清代建筑,充分利用南高北低的地形,建成了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寮于一体的5层走马通楼,寺与周围峰、石、洞融为一体,殿宇与山体有机结合,巧夺天工。
双溪寺
九华山双溪寺位于九华后山、青阳县朱备镇东桥村僧家山,由机通法师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建筑总面积近1700平方米,背山依溪,景色幽美。双溪寺的大雄宝殿坐西朝东,宫殿式,重檐翘角,高25米、长23米、宽17米,建筑面积540平方米;内供三尊大佛、十八罗汉、文殊、普贤、观音等塑像。双溪讲寺现有建筑为2008年左右重建,两层皖南民居式建筑,其马头墙为四阶,外墙则为当地常见的佛教黄,是当地较大的一座民居式单体佛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