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牙疼是什么原因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牙经常疼是什么原因,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牙经常疼是什么原因?
在我们口腔医生的眼里,“牙疼”只是个症状,疼痛都是炎症的反应。牙齿不同地方的炎症会有不一样的牙疼表现。
按炎症深浅和炎症部位,我们可以把牙疼归因于以下一些疾病
1.牙本质敏感性疼痛,因为病变只在牙本质层,所以疼痛多是一过性的,持续时间短的。一般表现为牙齿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一过性疼痛,机械摩擦比如用硬物搔刮牙面一过性疼痛。这种“牙疼”一般可以表面涂抹脱敏剂后观察。
2.深龋 细菌深入了牙本质深层,深龋的“牙疼”同牙本质过敏性疼痛有相似之处,也是冷热刺激一过性,另外表现为食物嵌入牙洞后疼痛。一般这种疼痛可以通过清理龋洞中的食物可缓解。
3.牙髓炎 细菌进一步深入侵犯牙髓。牙髓炎分急性牙髓炎和慢性牙髓炎。
a急性牙髓炎 疼痛发病急,剧烈 ,不能耐受,急求解决办法。可表现为自发痛、夜间痛、放射痛(牙痛牵扯同侧脸甚至头部都疼痛不适)。急性牙髓炎引起的这种疼痛一般只有通过我们专业的根管治疗才能彻底缓解。
b慢性牙髓炎 阵发性疼痛,自发痛 ,冷热刺激疼痛,一般没有急性发作时疼痛还可耐受,这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牙疼原因。很多患者说这牙疼过,但后来又好了,很大可能就是慢性牙髓炎。这也是要根管治疗。
4.根尖周炎 牙髓炎再进一步发展。根尖周炎也分慢性根尖周炎和急性根尖周炎。
a.急性根尖周炎
一般疼痛也比较剧烈,表现为牙龈红肿,甚至半个面部都肿起,牙齿不敢咬合,有很明显的浮起感。这种需要口腔门诊进行开髓引流+消炎治疗,必要时脓肿切开排脓。
b.慢性根尖周炎 一般有牙髓炎牙病史,到根尖周炎时反而症状不明显,可能只是咬合不适,牙疼症状并不明显。
5.牙周性疼痛。牙周性疼痛也有咬合痛,与牙髓炎引起的咬合痛不一样,它与温度刺激无关。牙周问题也会自发痛。一般菌斑堆积刺激牙周组织有关。对于牙周性疼痛,需要明确是由什么引起是不是有结石,充填体等刺激,牙周冲洗上药,必要时拆除重新充填。对于有重度牙周病的,保留价值低的,需要拔除患牙,才能不再“牙疼”。
6.其他疾病引起的牙疼,比如上颌窦炎症、颌骨骨髓炎、三叉神经痛,可能也会有类似牙痛的症状。
一般疼痛类似牙髓炎性疼痛这得多学科综合治疗才能缓解症状。
牙痛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少吃糖,糖吃多了会有小虫子啃牙齿”,小时候经常会听到大人和小孩子说这样的话。牙疼很普遍,但是疼起来真是让人坐立不安,所以建议患者第一时间去口腔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疼痛感越来越严重。有的人左边大牙一吃热的食物就会疼,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方法能不疼?
牙疼的原因有很多,左边大牙一吃热东西就疼,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
第一:蛀牙
蛀牙导致牙疼是最常见的原因,牙齿的硬组织出现缺损,牙本质暴露在外边,而一旦受到酸甜、冷热等刺激时,就可能产生敏感、疼痛等症状,但刺激消失后,那么牙齿也就不疼了。
解决办法:大部分人牙疼会吃止疼药,不过治标不治本,而且止痛药吃多了会有副作用。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缺损的牙齿补上,护住牙齿神经不被刺激。补牙之前需要把已经坏掉的牙齿清理干净,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把牙齿补完整就好了。
第二:牙髓炎
牙髓炎很常见,就是因为牙齿病变破坏了牙釉质和牙本质,导致细菌进入了牙髓组织里面,让牙神经出现发炎和红肿的症状。牙髓炎发作的时候,疼痛感特别明显,尤其是遇到冷热酸甜刺激的时候,疼痛感会更加强烈,患者会很痛苦。
解决办法:牙髓炎通过药物治疗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想要彻底治好,要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比较麻烦,一颗牙齿可能要经过三四次就诊,使用专业医疗器械把根管感染的部分去掉,控制好根尖感染。等到炎症消失后,在做严密填充就可以了。
第三:牙周组织发炎
刷牙的时候,如果刷不干净,牙齿和牙龈之间就会有很多牙菌斑、牙石,时间长了很容易导致牙周病,比如牙周组织发炎,吃东西时,只要碰到就会很疼。严重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急性牙周脓肿。
解决办法:牙周组织发炎了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看,治疗之前先拍一个口腔全景片,让医生对牙齿和牙周情况有所了解。可以洗牙,清洁牙齿表面的顽固性污渍,减少脏东西损坏牙齿。平时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牙周组织发炎较轻的患者可以服用药物缓解,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
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吃东西时牙疼也有可能是因为智齿发炎,一般吃了上火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发炎,可以吃消炎药,如果想要彻底解决,最好是把智齿拔掉,一劳永逸。
人们平时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忽略了口腔健康,别小看一颗颗小小的牙齿,真的出现问题疼痛感让人无法忍受。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甜食少吃,牙齿有异常越早看医生越容易治疗,患者还能少受罪。最好是定期做检查,以便及时了解口腔是否健康。
经常牙疼是怎么回事?
牙周炎很常见,很多人称之为“上火”,其实主要还是平常的生活习惯不好导致的,饮食辛辣刺激、不注意口腔健康,都有可能引起。如果牙周炎的时间比较长,往往还会导致慢性炎症,治疗困难。
大家可以通过下面7个症状对牙周炎进行鉴别
1、牙齿有牙垢
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饭后不漱口或刷牙方式不当,会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形成牙垢。牙垢如果清除不去,就会慢慢演变为结石,给牙齿带来危害,最终引发牙周炎。
2、牙龈肿痛
急性炎症的发生,或会导致牙龈出现脓肿、肿痛的现象,它往往代表了下面局部的骨头有快而大量的破坏,所以一定要及早处理。
3、持续性口臭
口臭也是牙周炎的一个典型症状。牙周炎的发生,会引起组织发炎,牙龈出血,口腔有害细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会导致口臭的出现。
4、牙龈出血
正常牙龈是不会出血的,如果刷牙或咬硬物时有出血症状,那么则是牙周炎的信号。如果你不刷牙不咬硬物也会出血,说明牙龈问题变严重了,此时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5、牙齿松动或脱落
牙周炎的发生会破坏牙周组织,从而造成牙齿支持力不足,最终使牙齿出现松动,导致牙齿过早地自行脱落。
6、牙缝变大
当你觉得牙缝逐渐变大,吃东西经常出现塞牙情况时,就要警惕牙周病了,因为牙周病的出现会使牙龈和下方牙槽骨退缩,使患者感觉牙缝越来越大。
牙周炎的牙痛和龋齿的牙痛有什么区别吗?
龋齿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时浅的龋齿没有及时治疗,慢慢发展成为深的龋齿。当牙齿被酸蚀后,牙体的硬组织逐渐被分解、变黑、软化、最后崩解,形成浅的龋洞。此时,患者没有任何疼痛的感觉。如果龋齿继续发展,龋洞变大变深,侵犯到牙本质浅层,此时患牙对冷、热、酸、甜等刺激就会感到酸疼。若龋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牙齿继续受到破坏,并向牙髓方向发展,细菌感染到牙髓(牙神经),成为牙髓炎。此时可引起自发的、剧烈的疼痛,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牙根尖炎、牙尖脓肿,甚至面部肿胀。
牙周疾病一般在早期、中期不会引起疼痛,往往是咀嚼无力,有咀嚼不适感。发展到晚期,也可影响牙髓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牙痛。而如果发现龋齿,在早期进行充填(补起来)就不会引起牙齿剧烈疼痛,牙齿受损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