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国内十大名桥排名,分别是北京卢沟桥、晋江安平桥、广济桥、泉州洛阳桥、苏州宝带桥、五亭桥、赵县赵州桥、漳州江东桥、濯水古镇风雨桥、程阳永济桥·三江风雨桥,一起来看中国十大著名古桥吧。
晋江安平桥
安平桥,又叫五里桥、西桥、安海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安海镇和泉州市南安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故称:“安平桥”,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是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泉州洛阳桥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交界,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阳江水道,西至桥南路。桥梁全长834米,宽7米,有桥墩46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洛阳桥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第一座桥梁,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
北京卢沟桥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全长266.5米,宽7.5米,是北京市现存较为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也是重大历史事件“卢沟桥事件”(亦称“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卢沟桥既是一处重点的文物景观,又是铭记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场所。宛平城始建于明崇祯十一年,东西长640米,宽320米,是我国华北地区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也是“七七事变”的纪念地,至今城墙上仍有日军攻城时留下的弹坑。
广济桥
广济桥文物旅游景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环城东路,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广济桥全长518米,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
苏州宝带桥
宝带桥又名长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今长桥街道),傍京杭运河西侧,跨澹台湖口,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全桥用金山石筑成,桥长316.8米,桥孔53孔,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国家级第五批重点文保名单。宝带桥创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唐代为发展漕运业,加快转运三吴地区的贡物北上进京,苏州刺史王仲舒捐出自己的宝带助资始建古运河边的纤道,因此桥以“宝带”命名。宝带桥是横跨在澹台湖口的纤道建筑。
五亭桥
五亭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因为建在莲花堤上,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所以它又叫莲花桥。五亭桥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而且还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曾评价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秀美的、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了。”
濯水古镇风雨桥
重庆黔江濯水风雨廊桥,有“亚洲第一廊桥”之称,横跨于阿蓬江上,长658米、宽5米,分为桥、塔、亭三部分,桥身为纯木制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桥上建有层塔亭,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是中国西南武陵山区的土家族和苗族建筑艺术的一种。2013年风雨廊桥发生火灾,桥面上的木质建筑被烧毁,桥墩、桥面钢筋混凝土建筑未毁。
程阳永济桥·三江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又叫永济桥、盘龙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城古宜镇的北面20公里处林溪镇,是广西壮族地区众多具有侗族韵味的风雨桥中最出名的一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风雨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建于1912年,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桥与中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及杜撰的"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
赵县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大石桥),位于洨河之上,始建于隋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州桥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漳州江东桥
江东桥引原名虎渡桥,位于福建省九龙江北溪下游,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江东农场西则。江东桥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它与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福清的龙江桥合称为古代“福建四大石桥”。近年又被《世界之最》书籍列为世界最大的石梁桥。据《读史方舆纪要》称:“江南石桥,虎渡第一”。 江东桥这段溪流,古称柳营江,原是通津渡口,江东桥因“在郡之寅方”寅属虎,故称虎渡。这里两岸峻岭对峙,万壑并趋,江宽流急,波涛汹涌,驾舟渡江,进寸退尺,令人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