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福建A级旅游景区名录,分别是武夷山、南平邵武和平古镇景区、三坊七巷、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宁德霍童古镇、三明市建宁闽江源生态区、双溪古镇、元坑古镇、厦门日月谷温泉主题公园、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一起来看福建国家级景区大全吧。
南平邵武和平古镇景区
和平古镇,地处邵武市区西南方向40公里处,是福建省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也是一处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其众多古建筑是中国迄今保留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景区面积192平方公里,有近200间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气派非凡的明清时代豪华民宅,也有旧市街、东门街、大院宅第、祠堂、家庙、“旧市三禁碑”、县丞署、和平书院等古建筑。
惠安崇武古城风景区
崇武古城,始建于1387年,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被誉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崇武古城是中国现存较为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崇武古城内外有30多处宫庙庵堂等古建筑遗存,每座庙宇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是崇武古城抗击外夷历史丰碑的一篇篇生动诗章。
武夷山
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是武夷山风景区的一大特色,而以天游-桃源洞景区尤为突出,堪称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区内幽静的环境、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历史上文人雅士纷纷在这里游览、隐居、著述、讲学,留下了数十处书院、寺庙遗址和百余方摩崖石刻。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之一,也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文脉昌盛之地,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福州三坊七巷是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宁德霍童古镇
霍童古镇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历史上为福州府长溪县属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霍林洞天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福州出发自驾约两个小时,从三环上北绕城高速→沈海高速→宁屏二级公路可达。霍童早在1万年前就有人类先祖活动,史前文化遗址多处,古建筑群落尚存。霍童古民居大多保留了先民的群居特色,各个宗族以先后顺序建立自己的集居地,通常以一家一户或一户多家为特征;而在历史的演变中,古民居又分出了青砖、木质结构及三合土墙三种外观。
三明市建宁闽江源生态区
闽江源生态旅游区位于福建省建宁县东南部,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金铙山,总面积130.22 Km,是武夷山脉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栖息地和珍贵的物种基因库,森林覆盖率达95%,是福建“母亲河”千里闽江正源头。当年徐霞客沿武夷山脉云游到此,看到如此美丽的胜景,脱口吟出:“武夷胜景甲天下,金铙东南第一窥。景区著名景点有高峰古道、雌雄双瀑、古栈道、金铙山索道等。
厦门日月谷温泉主题公园
日月谷温泉主题公园位于厦门日月谷温泉度假村内,是福建省一家大型园林露天温泉,拥有浓郁的东南亚异国风情,投资规模大、规划档次高、配套设施完善,号称“福建省首家园林式露天温泉”。日月谷温泉园区占地6.5万平方米,设有近百个露天温泉泡池、数十种特色温泉、室内温泉养生阁、天然能量养生坊、戏水狂欢游泳池、SPA理疗专区舒逸馆等。日月谷温泉源自地下200米深处,出口水温82℃,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北郊,俗称“北山”,主景区距离泉州市区3公里,交通很方便,是泉州的母亲山、城市名片,承载着闽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文化情感。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室以及雕刻、石构、石刻等文物的人文景观遍布景区每个角落。
双溪古镇
双溪古镇又名紫城,因南北两溪绕村交汇后西流而得名。古镇面对文峰,背靠三台,玉柱崎于左,长老踞于右。四周群峰环抱,形成一个海拔820米的山间小盆地。双溪古村的人文历史可上溯自唐末,自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3年)陆氏始祖到此肇基至今已1093年,是名符其实的千年古镇。双溪人才辈出,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名人,现在一大批政界、学术界人才遍布各地。我镇属重点的老区乡镇,叶飞、阮英平等闽东苏区领导人曾在这里战斗过,并留有“红军洞”等古迹。
元坑古镇
元坑古镇距顺昌县城西南12公里,闽江三大支流之一的金溪贯穿境内,早在明、清时期就是古代闽西北的交通要衢,繁忙的水上运输使之成为当时有名的商贸中心,元坑的明代贡茶“前山茶”、清代“同顺星”毛边纸都由此销往海外,享誉东南亚。元坑古镇至今还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萧氏祠堂年代较为久远,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民国初期改建为镇、区办公所在地后,迄今仅遗留祠堂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