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内蒙古特色遗址旅游景点,分别是敖伦苏木城遗址、云中郡故城、元上都遗址旅游区、黑城城址、辽上京遗址、浩特陶海城址、黑山头城址、沃野镇故城、城川城址、白灵淖尔城址,一起来看内蒙古古城遗址名单吧。
云中郡故城
2013年5月,云中郡故城遗址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中郡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西,土默川腹地,为战国至隋唐时期的遗址。其城垣周长约8公里,呈不规则状,墙体夯筑,东、西、北三面城墙破坏严重,唯南城墙存留较完整。城墙夯土中含有战国至西汉陶片,外层夯土还夹杂北朝遗物。出土有汉魏北朝、战国、秦代的遗存。城中心有一高大土丘,为"钟鼓楼"遗址,曾出土北魏"大代太和八年"鎏金铜佛像一尊。城西墙外有古墓群。
黑城城址
黑城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村西南500米。1976年清理出城址,分内、外城。外城俗称罗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800米,城垣基宽16-20米,残高1-3米,城中南部有王莽时期制钱作坊和窑址。内城在外城内偏北,俗称黑城,东西长700米,南北宽500米,垣基宽15米,残高8-9米,四墙开门,宽约9米,外设瓮城。内城西北部有夯筑小城,俗称花城,南北长250米,东西宽200米,垣基宽5-6米,残高1-2米。花城出土有战国绳纹灰陶片,内城有大量云纹瓦当、钱币等,外城有汉代陶片、坩埚残块、钱币、铁器及辽金遗物。
敖伦苏木城遗址
1996年,敖伦苏木城遗址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敖伦苏木城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敖伦苏木为蒙古语,意思是“众多的庙”,是一处元代(公元1271~1368年)中国北方的城市遗址。敖伦苏木古城俗称赵王城、“五英雄城”,是著名的景点。总面积约55万平方米。城墙的四面辟有城门,四角筑有角楼。城门、角楼与城墙的的轮廓清晰。城墙墙基宽约3米,残高2~3米。城址内发现有建筑遗址17处,高台和土包99处。城东300米处还发现有墓地一处。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石碑、石兽以及景教墓石等遗物。
元上都遗址旅游区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比较大的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 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辽上京遗址
辽上京遗址是中国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918年(神册三年)开始兴筑,初名皇都,926年(天显元年)扩建,938年(天显十三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了全面勘探和试掘。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浩特陶海城址
浩特陶海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为辽代时期的古城遗址。遗址呈四方形,城墙土筑,南北各设城门一座,城外有一护城河。古城内辽代篾纹陶片甚多,还出土过铁器、铜钱、骨针、细石器等文物。史学专家认为浩特陶海古城是回鹘可敦城,经战乱荒废,辽代边境女真部族人在旧城址上重建,兴筑了专为屯兵镇守的边防城或牧马城,是戍边士卒驻扎之所。因其保存基本完好,是辽代契丹人控扼北方的一处军政重镇,对研究当时的军事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城川城址
城川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始建于723年,为唐代宥州城。城川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65米,南北宽595米。城墙夯筑,基宽3-10米,残向2.5至5米。遗址内文化层厚1.5-2米,采集到兽面纹瓦当、滴水、筒瓦、板瓦,灰陶罐、瓮,褐釉剔花瓶,白釉粗胎盆、碗残片及铜钱等。2006年5月,被**分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灵淖尔城址
白灵淖尔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固阳县百灵淖乡城圐圙村,又名北魏怀朔镇故城,建于北魏始光年间(424-428年),永熙三年(534年)废弃。白灵淖尔城址平面略呈不规则五边形,周长4667米,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1100米。1980年和1982年,内蒙古自治区考古所对城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佛教殿堂遗址,出土一批小型泥质塑像。2006年5月,白灵淖尔城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山头城址
黑山头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正北5公里,是金、元时期的遗址,距今已经有700多年。 该古城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及其家族居住的主要居住城池之一。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土筑。整个建筑呈“干”字状,遗址内有许多琉璃瓦、青砖、龙纹瓦当和绿釉覆盆残片。该遗迹对研究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及蒙古汗国时期直至元朝早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沃野镇故城
沃野镇故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建于北魏,是北魏重镇,交通要冲,是鲜卑族为抵御柔然部落而建造。沃野镇是北魏六镇之一,也是六镇之中比较西方的镇。对中国历史进程发生过重要影响的北魏六镇起义发生在此地。因山洪和黄河水冲涮致使城墙倒塌被沙土覆盖,后来消亡。故城为中、东、西三城连城,呈“凸”字形。城内到处遗有砖瓦和碎陶片,曾出土有瘦莲花纹瓦当,均属北魏遗物。2006年05月25日,沃野镇故城作为南北朝古遗址,被**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