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四川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一览(最新),分别是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来看四川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吧。

四川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一览(最新) 四川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宜宾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港新区位于长江航道零公里处,宜宾市中心城区核心区域,于2009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2013年1月经**批准升级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产学研港城”融合发展思路和“一区五城”战略布局,全力把临港建设成为宜宾经济核心增长极和科教产业的聚集区、城市建设的样板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建设科教之城。突出产学研一体化,以大学城和科创城为载体,加快打造教育和科创 品牌,构建以教育和科技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1993年8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建立四川省广元市经济开发区,并列为省级开发区。2012年12月,经**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定名为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省第6个国家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后,市委、市政府将统筹规划的“三江新区”全部纳入开发区规划范围,三江新区规划建设指挥部与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进行统一开发建设和管理。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成都市东部,于1990年创办,2000年2月获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开区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抢抓 “一带一路”、天府新区建设、“蓉欧+”等重大发展机遇,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大力推进经济提质增效,确保了区域经济平稳发展。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2.1亿元、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483亿元、增长19%,其中工业投资144.9亿元、增长51.5%。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绵阳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发展格局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绵阳南主城区。2017年,辖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亿元,增速12.7%;“四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06.9亿元,增速13.43%;工业总产值765.3亿元,增速16.2%;财政收入25.5亿元,增速20.4%;创造税收18.6亿元,增速23%。2018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9.7%。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遂宁市区城北、城西,幅员面积66.02平方公里,,于1992年6月成立,1993年2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四川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3月被省政府明确为全省重点开发区,201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培育的“1525”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首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光电产业制造基地。遂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分为产业发展区、科技研发经济区、产业配套服务区等四大功能区。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阳经开区位于成渝经济区核心和四川省成德绵阳经济带中部,距省会成都42公里,拥有高速、国道、铁路、城际快铁、城市环线、干线等多样化、立体式的交通系统。园区以装备制造、能源装备、新型材料等为主导产业,以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风电等为代表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以东方阿海珐、耐特阀门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共同组成了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水电、火电发电等“六电”并举的装备制造基地,生产了占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50%以上的大型轧钢设备、40%的水电机组、16%的风电产品。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广安经开区设立于1995年7月,1996年1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 2010年6月经**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10月经中编办批准机构升格为副厅级国开区。临港物流园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依托广安港的要素支撑和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新一代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智能终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滨江商贸园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规模将达到19万人,是广安经开区的核心功能区。

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