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豆整理了同江各镇经济排行榜,它们有同江镇、三村镇、清河镇、乐业镇、临江镇、向阳镇,告诉您同江十大强镇排名的详细信息。

同江各镇经济排行榜 同江十大强镇排名

乐业镇

会泽县辖乡。清代属丰乐里,1944年为乐业乡,1950年设第九区,1953年为乐业区,1970年改乐业公社,1984年复为乐业区,1987年轹布古镇析出置乐业乡。位于县境中部偏北,距县城42公里,距213国道10公里。面积197.7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大麦冲、长岭、曾家村、碑木、梭落、鲁珠、六合、团坡、鲁贝、乐业、务戛、阿布卡、丫口、耳落、半山15个行政村。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业作物有玉米、薯类、小麦、烤烟和辣椒。.

同江镇

同江镇位于黑龙江佳木斯同江市。下辖: 230881100200 220 新光村 230881100201 220 新发村 230881100202 220 永胜村 230881100203 220 胜利村 230881100204 111 新街村 230881100205 220 新乐村 230881100206 112 新中村

三村镇

同江市辖乡。1958年建三村公社,1984年置三村乡。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府15公里。面积291.9平方公里,人口1万。乡政府驻二村村。通公路。辖头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拉起河村、双河、星火、红光、丰华、红卫、建国、群英、建华、新富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榨油厂、制砖厂、燃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

清河镇

清河乡位于县境西部。东临城关镇,西靠袁店回族乡及柳河乡,西南接赵河镇,东南边券桥乡,北和东北与四里店乡、杨集乡毗邻。乡政府驻地老寺镇、清河镇;是全县五个回族人口较多的乡镇之一。 辖境北高南低,占总面积的54%。境内主要河流清河,源于北部山区,顺势南流,经11个村至券桥乡小吕庄汇入潘 河,境内河段长24公里。赵河沿西北界南流,成为本乡与柳河、袁店乡的界河。主要山峰有老栗山(海拔370米)等。全乡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夏季(七月)最高气温38@上下,冬季(一月)最低气温零下8@-10@,年平均温度15@。雨量多集中在7-9月,平均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之间。无霜期达230天左右。 该乡为我县主要产粮区,主产小麦、玉米、薯、豆、棉花、烟叶等。解放前粮食亩产不过百斤,解放后粮食产量逐年上升,1980年总产2308万公斤,平均亩产172公斤,1986年总产3590万公斤,平均单产262.5公斤,比1980年增长55.5%。林业也有较大发展,境内已植树7.2万亩。水利工程除鸭东干渠二分干及十、十一支渠外,并建有二类水库10座,清河河道闸1处,堰、塘、坑124个,机井400眼,机灌站20处,总效益面积达4.5万多亩。农业机械总动力983万瓦(特),有拖拉机256台。 乡镇企业有综合厂、纸厂、面粉厂、水磨石料厂、农修厂、酿造厂、预制厂、窑场、搬运站等13个单位,职工230人,年产值23万元。纸厂是全县第一家,所产包装纸畅销县内外。村组办面粉厂15个、窑场8个、油坊4个及染坊、鸡炕房等。商业有粮店、食品站、供销社等。个体商业已发展到213户,年营业额38.7万元。周庄、丁庄的席编、官庄的花炮等教委都很畅销。 矿藏有柏树岗、幽雅庄,陡沟河一带的金红石,具有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地质储量约50万吨,总价值10亿元以上。其它有大谷庄、大洼的石灰石,石板河的多金属,梁庄的白云岩等都有较大藏量。 畜牧业亦有较大发展,1986年底,生猪存栏数16.8万头,耕牛1.03万头,驴骡马199头,山绵羊3684头。 全乡有中、小学54所,卫生院一处,卫生所53个,并有戏园一个,影院一座。文娱活动有廓封的背搁、旱船,西姬庄的狮子,都艺精年久,闻名远近。 有方(城)南(召)公路、南阳地方铁路穿境。

临江镇

临江镇位于开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渝巫主干道穿境而过,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杭州至兰州的一段,也是开县至达川高速公路的必经之地。 临江镇始建于北朝西魏,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是一个千年重点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是县域城镇体系“一心三级”的重要一级和市级规划、发展的重点小城市,是市级首批启动的45个中心镇、市级“百个经济强镇”、“重点商业小城镇”,是市交委对口联系的重点镇,今年又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全国1887个重点镇之一。全镇辖24个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95884万人,幅员面积123.2平方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2280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685元。城镇建设远期规划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0万人;中期规划到2020年建成区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8万人,近期规划到2010年建成区4.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5万人。目前,已建成区3平方公里,城镇人口3.1万人,城镇化率44%。城镇内水、电、气、路、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相对齐全,功能相对完善,夯实了城镇可持续发展基础。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发展契机,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发展建设。在实施重庆百个经济强镇工程,即百镇工程中,我镇以发挥优势项目,培育支柱产业为主。在以下三个方面初见成效。即先后创立了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五大支柱产业、使临江镇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大大加快。 培育壮大了九龙山米业,使之成为全市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服务,2004年总产值达4876万元,创税利229万元,增加了农民和企业的收入。包装筛选了渝江调味公司,在原临江调味品厂基础上投资800万元,通过技术改造现年产量1000吨,实现税利50万元,并解决了100人的就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新建了方便饭及脱水蔬菜生产线,于2004年底建成竣工,现已正式投产,产品供不应求,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实现税利529万元,吸收农村劳动力300余人等,成为我镇的一批骨干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典范。 农业:农业是该镇的基础产业,有良田沃地34624亩。建有九龙山牌优质大米基地11个,生产的优质稻谷是九龙山大米的主要原料,农业总产值达6300万元。该镇畜牧业发展势着良好,是国家无规定动物免疫示范区,年出栏生猪5万头,家禽50万只。. 2021年4月,临江镇入选2021年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4年7月,临江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临江镇特产与美食 临江香扇 nbsp;nbsp;nbsp;nbsp;不论任何形式的扇子,今天它的实用功能都在慢慢地减退,但一把折扇拿在手中,男人凭添一股儒雅之气,女人便增一股娴雅之味。而临……

向阳镇

向阳镇距紫阳县城6.5公里,南接芭蕉乡,北依城关镇、焕古镇,西接红椿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72平方公里,总人口14419人。 向阳镇是一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秦巴深处育明珠,汉水河畔竟风流。"美丽的向阳镇栖任河而生,寄茶山而依,任、渚两河“鸳鸯水”绘就向阳锦绣山河。清朝中叶以来,向阳就有了“小汉口”的美誉,商贾如云,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客商在此都建有会馆。临江而建的“报恩塔”,饱经历史沧桑,诉说一段知恩图报的美丽传说。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变迁,到了本世纪初,向阳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襄渝铁路横贯全镇,设有宽大的站台,渔紫公路穿境而过,西渝高速公路将跨境而过,任河、渚河在此交汇,水路通向各地。境内有享誉全国的西北茶叶研究所,茶山秀美,民歌悠扬。 近来年,向阳镇党委、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富硒生态经济强县战略,面向市场,解决思想,调整结构,突显特色,注重质量,提高效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产业带动、城镇带动、开放带动的发展思路,打茶叶产业优势牌,走发展富硒生态经济特色路,把农业产业化、资源开发、小城镇建设作为促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全面推进茶、桑、畜牧产业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2002年全镇全镇农业总产值2050万元,人均收入1290元,比2001年净增10.4%。全镇共建有天然无公害茶园12242亩,优质桑园4000亩,养羊9121只,养猪10943头。成为全镇农业经济龙头的茶叶产业建设被镇党委、政府作为富民强镇的农村主导产业,2003年全镇建成天然无公害丰产密植茶园5733亩,达到人均1亩茶。 向阳镇风光旖旎,地阜物丰,境内盛产山野菜、食用菌、魔芋、药材、烟煤、板石、石灰石、石棉、红页岩、锂藏量丰富。茶飘香,引风栖。1.4万勤劳淳朴的向阳人民,将以更加优惠的政策、优势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四海宾朋、八方客商来向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向阳镇人口数量为1.68万人,位列紫阳县各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2016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向阳镇为2016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村。 紫阳北五省会馆 北五省会馆位于紫阳县向阳镇瓦房店任河与渚河交汇处,距紫阳县城8公里,是陕南保存最完整的清朝中后期古建筑之一,总体结构保存完整,其石刻、木雕蕴涵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在陕西会馆遗址中……详情>> 紫阳报恩寺塔 紫阳报恩寺塔时代:清地址: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贾坪村保护范围:塔基外延3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7米。2014年,紫阳报恩寺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情>>